
茶葉分類
無發酵
茶葉由茶樹採摘(採菁),直接殺菁(用烘焙、翻炒、日曬或蒸焗方式)停止茶葉內的酶和細胞的活動,再因應茶葉的外形,揉捻定形(綠茶、白茶、黃茶)。
- 綠茶 - 龍井和碧螺春是綠茶中的佼佼者,綠茶的兒茶素及抗氧化效果最好
- 白茶 - 白牡丹、壽眉的特點是不揉不炒,直接晾曬或烘乾而成
- 黃茶 - 製作中加入「燜黃」工藝,採菁後,用棉套或布覆蓋,令到茶葉裡內含物變化,使其香氣變濃,形成黃茶黃湯(註:由於香港巿埸並不流行,以及價格偏貴
半發酵
茶葉採摘後,首先凉菁(攤凉萎凋,水份從葉片內部流失、梗部揮發),之後搖菁(放入滾筒,慢慢滾動,茶葉互相磨擦,令到茶葉中水份和酶再次活動),再凉菁,重覆此步驟2-4次(提高茶葉的香氣和韻味),跟著揉捻(令茶葉的細胞壁破損,容易釋出茶味),最後烘焙停止發酵定形。所有半發酵的茶都是青茶(即烏龍茶),青茶以茶區去劃分:
- 閩北:武夷山產區 - 大紅袍、武夷肉桂、老欉水仙、水仙
- 閩南:安溪鐵觀音 - 清香型(輕火)、濃香型(重火)
- 廣東:饒平縣 - 鳳凰單欉
- 臺灣:高山茶
全發酵
自然發酵(主要是紅茶)- 茶葉採摘後,首先萎凋(自然或加溫),之後揉捻適度揉出茶汁,慢慢發酵(蓋濕布保持濕度)讓茶葉中的酶適度氧化,產生香氣,最後烘乾定形
- 紅茶:產自不同地區,多以省匯命名,雲南紅茶滇紅、安徽紅茶、祁門紅茶
渥堆發酵(主要是黑茶和熟普洱)- 採摘後先製作毛茶,根據天氣地區,進行潑水渥堆發酵因而進行熟成,當中需要控制溫度和濕度,最後乾燥定形,由於經過人工潑水熟成,此類茶顏色較深,滋味醇和
- 普洱:產自雲南西雙版納、思茅、臨滄、永德,當中分為生茶和熟茶
- 生茶/青茶:屬於偏向綠茶,但是原則上必需用雲南地區曬菁作為原料,需要長時間陳化,至少15-20年陳期才開始 踏入適飲期
- 熟茶:採用雲南曬菁毛茶潑水渥堆發酵而成,溫和醇喉,老少咸宜
加工類
花茶主要在茶葉原味上人工加入味道。花茶有茉莉花茶、桂花及玫瑰等;至於人蔘烏龍茶、荔枝紅茶,此類因應個人口味而成。
- 茉莉花茶:以福州綠茶,配以新鮮茉莉花,反覆窨製,味道清新鮮爽
- 香六安:用幼嫩青茶以高火烘焙配合桂花拼配,濃香味厚,與茉莉香片成強烈對比
- 暴暴茶,用優質雲南普洱茶配合玫瑰花,經過特別天然加工處理,不寒不燥,屬性溫和,幫助消化,老少咸宜